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症,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极易造成病患本人或他人遭受人身或经济损害的高危疾病,其发作无明显先兆,较难提前预防,发病期间的病患行为难以预测,如缺少正确治疗和适当监管,常会导致悲剧发生。
有报道表明有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曾试图自杀,10%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遭受意外伤害的几率也高于一般人群,平均预期寿命缩短约20年。我国1993年全国流行学调查报告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危6.5‰,预计我国目前有700-8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约2/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存在明显的症状,全国残疾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占精神残疾人数的70%,是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疾病。
因此,对于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而已,专业性高、设备精良、治疗方案丰富全面、医护人员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是帮助患者缓解进而治好精神分裂症的关键。
精神分裂症临床常见问题:
1. 引发精神分裂症的诱因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是由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症状,它是多因素的疾病。尽管目前对其病因的认识仍有盲区,但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刺激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已在普罗大众间达成共识。因此,必须明确的是,无论是易感素质还是外部不良因素,都可能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不同患者其发病的因素可能以某一方面较为重要。
2. 精神分裂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维联想连贯性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近80%的患者表示其有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的感受,因此,其在妄想影响下患者会做出防御或攻击性行为,这正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现。此外,被动体验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较为突出,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
(3)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此外,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也较常见。
(4)意志和行为障碍 多数患者的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很少执行。
(5)认知功能障碍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缺陷的发生率高,约8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信息处理和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学习、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认知缺陷症状与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思维形式障碍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阴性症状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认知缺陷可能与某些阳性症状的产生有关等。认知缺陷可能发生于精神病性症状明朗化之前(如前驱期),或者随着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急剧下降,或者是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步衰退,初步认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更明显。
3. 如何预先识别精神分裂症症状:
通常,如果怀疑有罹患精神分裂症可能性的人符合以下几类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需提起重视,他/她可能是罹患该疾病的高危人群或已病发:
1.大家都认为这个人表现精神失常,而病人坚决否认有病,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等字眼尤其敏感。
2. 出现幻觉、妄想和怪异行为等精神病性症状,常见有被害妄想、臆想等情况。
3. 出现思维形式障碍,会混淆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把抽象概念具体化,语言没有主题,让人不知所云,前言不搭后语等表达障碍。
4. 出现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缺乏表情,言语平淡,对亲人冷淡,形同陌路,远离人群,避世。
4.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
在目前的科学调研中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是15~45岁,而且男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5. 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疗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情复杂,疗程长,危害较大,导致患者家属容易听信一些所谓根治精神分裂症的无证、无科学依据疗法,这往往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造成病患复发。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医学界目前尚无可根治的说法,最理想的结果是病患能够有效控制个人情绪。所以,就该疾病的治疗方面,有以下几点我必须指出:
第一:疾病首次发作是治疗最佳和最关键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小于2年,未经过系统治疗的称为首次发病。医疗实践表明,首次发病治疗及时,正规,系统,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至关重要!精神分裂症发病时,脑中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酰胺系统亢进,会对大脑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最终导致神经元功能的丧失,甚至细胞的死亡。神经元功能的衰退是患者疾病慢性化,社会功能丧失和精神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越早,神经功能损害越小。
第二:精神分裂症主要通过药物控制为主,且必须足量,足疗程的进行药物治疗 。一旦确诊,就应立即接受正规药物治疗。
第三:必须前往专科医院断症,并按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科学治疗。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普通全科医院是不具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资源的,如家人有精神分裂表现,必须首先联系精神疾病中心,安排其接受专科治疗。此外,更不可轻信坊间流传的所谓秘方,这类传言基本都属虚假、欺诈行为,不但对病患的病情没有帮助,多数情况下只会加重病情或促使病症复发。
第四:建议采用系统化的综合型治疗。所谓综合性治疗指的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合以物理治疗、中西医治疗、心理治疗和团体治疗,使治疗效果扩大。
6. 据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那么,如症状有所缓解是否可减少或停止用药?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必须足程、足量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正规的治疗分为治疗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期一般需要8~12周,巩固期需要2~3个月,维持期在第一次起病需要2~3年。治疗期和巩固期的治疗药物的剂量一般和治疗期的最大剂量相同,维持期的治疗剂量根据病情可以调整我治疗剂量的1/2或1/3。具体的剂量调整需要病人的医生根据病情来确定。根据研究,病人在第一次治疗结束,如果早期停药,90%的病人在1~2年内复发,如果能保证足够的维持治疗时间,复发率将减少到20%。
7. 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整个治疗过程而言起着重要作用,有哪些需注意事项?
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妄想等阳性症状一般都比较好治愈,可由于精神分裂症带来的认知功能改变(比如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灵活性,记忆力,注意集中能力等)则较难改善的,甚至这样的缺损状态会伴随一生,同时也会带来情绪不佳,自卑、心烦、抑郁等心理反应。所以,精神分裂症的康复非常重要,一方面用药物维持住病情不要再发,以免造成更大损害,另一方面要找到恢复(至少可控制进一步损毁)认知能力的办法——目前的研究认为,光靠药物恢复能力有限,需要患者勤于锻炼大脑,越是记不住越要多记,主动做脑力体操,可选择记忆日常活动,比如购买的东西,每日花费等,也可做些简单的口算加减法,建议患者可学习打桥牌、下棋等有利于锻炼大脑的健康活动。
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而言,患者必须注意遵守以下几点:
1. 不要轻信除根治疗
首先,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尚不能完全阐明,目前可以确定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疾病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此,目前的医学治疗水平只能对症治疗,达不到对因治疗即除根治疗;其次,精神分裂症有各种表现形式,患者可有一次发作或发作间歇期正常,很难判断是否根治;再者,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大脑功能长期受损引发的特殊慢性病而言,有着与其它慢性病相同的共性,基本能做到对症治疗,但彻底根治的实例和相关报告尚不明确。不过,提醒各位患者,切勿因为疾病不能除根而惊慌失措,更不可病急乱投医,会任意放弃治疗,这样不但无法缓解病症,更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2. 正确认识精神科药物
许多家属和患者认为精神科药物会对患者智力造成严重损伤,因此抗拒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造成病情延误。实际上,疾病造成的损害远超过精神科药物,定期门诊治疗,进行药物调整,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科学认识精神分裂症
目前,大多数人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识仍旧比较“狭隘”,对于分裂症的治疗方法也一知半解,导致大部分人不清楚选择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要性,甚至有人将专科医院视为病患的“监牢”,常抱有不良印象。但目前,大部分专科医院都有在线咨询功能,比如我院的精神分裂症诊疗中心网站由专科医生在线答疑,患者及其家属都能随时咨询,也能通过官网提供的医生博客或答疑栏目了解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拜托以往对于这类疾病的错误认识,才能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治疗误区包括:
1. 否认有病,延误治疗时机
2. 过分害怕药物不良反应
3. 求治心切,频繁换药换大夫
4. 见好就收,擅自停药
5. 盲目从众,追求新、贵药物
6. 不恰当联合用药
此外,患者及其家属必须认清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对于缓解病症,预防复发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病患家属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担负着极为重要的协助作用,因此,我特别就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为病患家属提供以下建议:
首先,必须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有哪些。
现代精神医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除疾病本身的客观因素如病前性格缺陷、家族遗传史外,能否有规律地坚持药物维持治疗和家庭环境治疗,是影响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对病人家属而言,照料精神分裂症病人本身就是一种相当沉重的精神负担,他们常常表现出焦虑、内疚、烦恼和沮丧等情绪反应,不能正确对待病人的异常行为。有的是过分地关注和保护病人,减少了病人与社会的接触,使病人复发率大大增加。因此,提醒病患家属需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掌握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症状及应对方法,给予病患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真正帮助患者逐步缓解病情。
其次,必须给患者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说明,与配偶共同生活的病人,复发率较低,而离婚和独身者复发率较高。被朋友、邻居和家庭歧视,工作机会减少,会使病人病情加重。可见,家人和亲友的支持与理解,对于精神分裂症病患的康复治疗有着极大的正面作用。
再者,家属要做好全面、细致周全的康复治疗、护理工作。
家属必须督促病人坚持服药维持治疗,定时去医院随访。此外,还必须对病人家属进行有关疾病知识和康复知识的辅导和教育。同时,调整家庭关系,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改进应付病人的技巧,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复发的症象及时治疗。作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有义务在发觉其出现精神症状并且逐渐加重的过程中带其就医,必要时可以选择非自愿住院治疗
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计的不良情景,希望家属及病患本人都能保持信心,相信医生,相信医学,只要不放弃希望,精神分裂症依然是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同时,就病患家属而言,对于病患的支持与理解是最有利的辅助良方,只有院方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帮助患者正视疾病,对抗疾病,进而控制疾病!
温馨提示:感谢您的耐心阅读,但是网络内容局限性很强,也许您的疑问并没有得到解答,在深表歉意的同时我们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全天在线坐诊,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网上聊天的简单方式与医生直接交流.或拨打咨询电话:0798-825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