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对更年期女性的心身健康影响巨大,直接影响到晚年的生活质量及寿命的长短,早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更年期女性一般在45-55岁,是家庭中的核心,上有老,下有小,当出现抑郁情绪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心情,也会对全家造成影响。因为,我们知道情绪具有传染性,一个人不高兴,全家都会阴云密布,都会处于痛苦之中。
更年期抑郁症一般起病缓慢,逐渐发展,开始多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乏力、头昏、头疼、烦躁不安等各种躯体不适感。
病人常以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焦虑不安、过分担心发生意外,以悲观消极的心情回忆往事,对比现在,忧虑将来。认为自己过去年轻有为,工作很有成就,而现在年过半百,好似日落西山,已近黄昏,情绪沮丧、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自感精力不足、做事力不从心、对平常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特别是无力易疲劳,休息后也不能缓解。烦躁,不能和别人接触,常独处。反复回忆既往不愉快的经历,当回忆过去在某些方面曾有过一些微不足道的缺点错误时,常追悔莫及,认为自己给国家、家庭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现在应受到惩罚,死有余辜。患者认为自己不仅无用、没有希望,而且有罪,有些女性会发生自伤、自杀行为。无论自杀是否成功,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总之,若处于更年期的年龄阶段,感到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沮丧,整日紧张焦虑或不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有时候常有这样那样的痛苦,可是又查不出具体疾病,提示可能患了更年期抑郁症。在这种情况下应到专科医院就诊,及早进行有效治疗。
抑郁症是会危急人们健康甚至生命的心理疾病,抑郁症给患者自身、家庭、社会等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抑郁症给患者本人带来了无限的痛苦
抑郁症患者终日生活在灰色的世界里,生活失去乐趣,学习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他们还受失眠、焦虑和虚弱等躯体症状的折磨。抑郁症对你总体机能的影响也许会使你大吃一惊。抑郁会消耗你的体能,削弱你的生活兴趣。它会使你感到好像身陷泥淖,寸步难行,干什么事都觉得费劲,甚至本来很容易的事情你也不敢去面对了。性欲往往过早消失,因为你的心思转为内向,只集中在自己身上了。全身的日常节奏会出现紊乱,食欲、活动以及睡眠都会变化。睡眠往往受到干扰,精神难以恢复。 严重的抑郁症病人,每天会披头散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终日茶饭不思,眉间紧锁,寡言少语,甚至以泪洗面。即使他们有所动作,动作也明显缓慢。
抑郁症患者常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表现了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这种消极的思维,为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
抑郁症患者给亲人和朋友带来很多不幸
有人说,跟抑郁症患者生活在一起生活是很痛苦的事。的确,抑郁症所表现出来的低落心境或恶劣心境可以向周围渲染,使的近亲属或亲朋好友也跟着有相似的情绪或心情。同时,抑郁症患者也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质量。如果丈夫抑郁了,那么妻子也不会有好日子过。抑郁的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孩子的抑郁也很可能给父母带来抑郁的心境。从前面的抑郁症状,我们不难想象,抑郁症患者对亲人和朋友的生活质量有多大的影响。此外,治疗抑郁症的巨额费用也使得家庭经济状况受到影响。在全球,抑郁症造成的经济负担约占所有疾病负担的4.4%,与冠心病或腹泻性疾病相当;抑郁症也可增加其它疾病的死亡率,如糖尿病、癫痫、缺血性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伴发抑郁症较无伴发抑郁症者预后差,同样给家庭成员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抑郁症患者自杀,自杀未遂,或自残等都同样会带给家人新的灾难,所造成的躯体伤害也会带来额外的医疗费用。
抑郁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抑郁症让越来越多的人遭受折磨,不仅对个人或家庭经济带来损失,也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主要包括自身劳动力的丧失所造成的损失、治疗时高额的医疗费和家庭为照料患者所付出的护理费、误工费等。
抑郁症对患者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很大,长期患有该病症的患者对生活和工作充满者消极的态度。而病情严重时,患者则会出现自伤自残的现象。可见抑郁症的危害不但对患者造成影响,对家庭的关系来说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10%。我国精神医学医生调查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一半以上有自杀想法。其中有20%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亲人朋友患上抑郁症时,这时应当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而不要误认为抑郁症只是普通的心情不好,就忽视不管。
出现抑郁症应该怎么办,医师为你支招
1. 树立信心、积极调试
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会使人意志消沉,尤其是抑郁症,更容易使人丧失信心。不少抑郁症患者拒绝治疗,认为不可能好起来。其实这种绝望的心情本身也是抑郁症状的表现。医生提醒,在得知自己患抑郁症后,一定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 接受抑郁症,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
国内研究显示,多数抑郁症患者不寻求治疗,全国地市级以上非专科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还不到20%。不少患者内心认为一旦被诊断为抑郁症就像被戴上了精神疾病的帽子,因此抗拒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治。其实抑郁症就像心理感冒,不应为患了一场感冒而感到羞耻。也有患者认为自己的很多抑郁症状,比如一些悲观消极的想法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身体的乏力、精力减退等也是生活习惯不健康的原因,希望通过自己调节来纠正抑郁症。但其实这些抑郁症的症状就像患了肺炎,会难以克制地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是自己难以控制的,也并不是仅仅通过好好休息、多喝开水就能治疗的,而是需要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抑郁症需要及时接受抗抑郁治疗,否则可能酿成不良后果。
3. 消除顾虑,接受抗抑郁剂治疗。
很多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有很多顾虑。常见的顾虑之一为担心药物副反应。不少患者喜欢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在网上查阅各种相关内容,但由于一知半解,会觉得说明书上写的所有副反应,甚至包括一些罕见反应都有可能一一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很多常见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头痛副反应仅是在治疗初期会有,一般坚持服用几天后会慢慢适应,到了药物开始发挥抗抑郁作用时,各种副反应会减轻消失。而且服用某种药物有一些副反应,并不代表服用另一种药物也会有副反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抑郁症状本身就以躯体各种不适为主,服药初期会对原有躯体不适更加敏感,并不一定就是药物副反应。
另一个常见顾虑是担心服用抗抑郁剂后会成瘾。其实抗抑郁剂是没有成瘾性的,一些患者减药停药后出现一些不适,首先是因为治疗本身不充分,减药停药后出现了症状的复燃或者复发;或者减药停药方法不正确,如一下子剂量减少太多、停药太快,产生了撤药反应。因此减药停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还有部分患者及家属会理想化地寻找某种完美的治疗:没有任何副反应、一吃就见效、治疗后保证不再复发,在这种期待下很容易受骗上当。
4. 建立治疗联盟,共同抗击抑郁症。
抑郁症的成功治疗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属、亲友对患者的支持鼓励,对治疗的正确认识,及时与医生的沟通,会使治疗更加有效。因为门诊时间毕竟有限,而且在与医生交流时,患者可能会选择性的展现自己的某些方面,而家属、亲友提供一些对患者观察认识的补充资料,会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
总而言之,抑郁症看似是“持久战”,其实绝非“持久站”,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只要尽早发现,积极调整,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症状缓解、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恢复。患者和家属不要过度紧张害怕,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坚持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接受科学的治疗,可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