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怎么回事?是病吗?

文章作者:景德镇神康医院 发布时间:2017-06-30

  首先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自言自语不是病,是一种症状。事实上,自言自语分为两类,一种是正常的,属于生理性的,一种是病态的。比如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自言自语的现象,这是属于生理性的,一般没有问题。然而很多疾病也都有自言自语的症状,比如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创伤、应激性心理障碍等。

  从临床的数据看,儿童的自言自语更多见一些,因为小孩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不像大人那么完善,俗话也有“童言无忌”的说法。精神分裂症,三岁以前很少有,大概六七岁后,才会出现。幼儿更常见的是孤独症,这会引发他们的人际交往、言语交流等障碍,导致自言自语现象的发生。

  自言自语是交流障碍中很重要的一个症状,如果这种情况是病态的,那么患者跟自己交流惯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外界给他一些刺激,或者提一些要求,他也出不来。但正常的自言自语不会导致交流障碍。自言自语分动作语言的自言自语和实际语言的自言自语。有些小孩比较聪明,想象力也非常丰富,他沉迷于一个故事情节,或者一个动画片里,就会下意识地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并把这种情景再现出来。比如有的小男孩,看到打斗画面,也会跟着动胳膊动腿,这实际上是一种动作反应,也叫做动作语言的自言自语。还有实际语言的自言自语,比如看到一个动画片,他对某段台词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扮演过程中,也会有一些自言自语。

  为什么会出现自言自语?

  如果不考虑病态情况,自言自语是孩子言语发育中的一个正常阶段。言语的发育是从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语言,同时,孩子的言语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发展。小孩跟家长聊天,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发出声音来了,属于外部言语,而内部言语是更高级的阶段,属于大脑内部思维活动,没有说出来。很多孩子的自言自语,实际上是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发展的过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只需要多跟孩子聊天,训练他的言语能力,避免批评指责,这种现象很快就会消失。

  实际上,很多老年人也会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大脑到了生理性衰退期,内部言语和外部语言语的区分能力退化了,就会像老小孩一样,边做动作边说。

  如何区分自言自语是病态的还是正常的?

  正常的和病态的自言自语,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与外界的分享互动和情感交流。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没有那么多小伙伴一起玩、交流、互动,他们习惯于跟自己玩,玩具又比较多,比较容易沉迷于自己的想象当中,不断地在变换角色。所以,孩子沉迷于游戏中时,会有一些自问自答、自言自语,在幼儿园或刚入学的小朋友里,常常可以见到。正常的小朋友会理解和观察大人的表情变化,能够执行指令,并能注视人,有眼神的交流,有语言的交流,可以等待,有分享的能力,愿意或主动关注别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互动。

  其次,对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他的行为表现是不是适合这个环境的要求,应有所判断和控制,譬如,现在大家在上课,就不能说话了,他能不能保持安静,而在某个时刻,需要要求孩子等一等,他能否耐心等待。当需要他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的时候,他能走出来,能跟别人进行分享和交流。

  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也就是脑子想的和嘴上说的之间的控制能力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是否正常。如果经提醒自言自语不能停止并需反复提醒,或同时有不合群、交流不畅和情感的表达错误等问题,建议还是要去医院看一看。

  正常的自言自语有对环境的掌控

  相对来说,成年人的自言自语更不容易被人接受。其实,成年人的自言自语如果跟心理活动、环境都很和谐,内容也都不离奇、不怪异,就是正常的。人在儿童期会依靠内部语言思考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常通过“自问自答”方式进行。有些成年人因成长过程中对外沟通不足、语言转换发展受阻,会延续儿时自问自答的心理模式。

  正常成年人的自言自语,总是对环境有很严格的选择,在安全、私密的环境里,这一模式容易外化。但在公开场合就不会自言自语。而且,正常的自言自语,说的人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通过解释,别人也能够理解。

  但如果是病态的自言自语,可能就不会有这种对环境的掌控,基本上是不分场合的。而且,自言自语的内容也是怪异的,听得人不明白,说的人自己也不明白,因为他可能是在跟幻觉对话,或者就是思维的分裂,在别人看来,很不协调。

 


我们的医疗团队
张会明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章松丹

精神科 主治医师

鲍海霞

精神科 主治医师

王智仁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感谢您的预约。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预约挂号:
1.医院电话服务中心(电话号码:0798-8259788)
2.点击下方按钮,进入在线服务中心,与我们联系

马上预约
医院电话服务中心 : 0798-8528677 24小时急诊热线 : 0798-8528677
联系我们
电话:8528677(男病区) 8527038(女病区) 地址:景德镇市方家山路6号(西) 公交:乘9路、39路、27路路公交到仁德康复医院站下车
关于我们
景德镇神康精神病医院-景德镇市医保定点医院
江西省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住院治疗定点医院
备案号:赣ICP备17009295号-1
  赣公网安备 36020302000108号